富雅各带妈妈被子走天涯

锡青户外团聚思生命全然摆上

富雅各教士曾于1930年代坐船至民丹(当时称为民那丹),再沿着民丹河前行,抵达今来安堂附近,视察当地为建教堂而清理芭地的情况。晚上,他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挂起蚊帐,拿出妈妈为他编织的被子。

这是富雅各在报告中的文字记录。原来这位砂拉越卫理公会的第一位宣教士,带着妈妈给他的被子浪迹诗巫与民丹。

1899年,当年仅26岁的富雅各决定成为一名宣教士时, 他不得不与亲人分别,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这位母亲名叫安美丽(Emily),是来自美国宾州法兰克林郡一个名为小格陵村的女士,被形容是该村最聪慧的女人。村民们都认为:若不是母亲的用心栽培,就不会有后来富雅各的成就。而富雅各自己也指称母亲是他生命的塑造者。

在欢送他的晚宴上,这位母亲一边吃饭一边流泪,悲喜交集的情绪写在脸上。

最后,她轻声自语:“有人为这件事埋怨我,但我也没办法啊!”
那一夜,是富雅各最后一次与母亲在一起。

富雅各于1899年9月9日抵步马来半岛的槟城,并在英华学校任教。1903年2月16日,他被派往诗巫,并于当天抵步,开始他长达32年的犀鸟乡宣教生涯。

1904年,他受拉者委任,成为福州人的监护人。

许多年后,因为染上虐疾,他于1935年2月11日病逝于古晋中央医院,享年63岁,并安葬在古晋圣约瑟坟场。

2025年3月27日,诗巫锡安堂青团40多名团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特别团契,地点选在富雅各纪念公园。

当晚,该堂前本处传道黄孟礼在现场分享富雅各的生平事迹,特别提到那位在他背后默默支持的伟大女性——他的母亲。

富雅各在诗巫前后事奉长达32年,期间建立了41间教堂和40间学校。除了属灵上的拓展,他在社会建设方面也留下深远的影响。他是许多“第一”的开创者:

• 购进第一批橡胶种子,推动农业发展;
• 引进第一辆脚踏车,开启陆上交通工具新页;
• 带来第一艘汽船,改善河流运输;
• 设置第一台米较机,提高稻米加工效率;
• 创办第一间女子学校,推动女性教育;
• 装设第一架发电机,点亮诗巫的黑夜;
• 设立第一间农业学校,培训实务人才;
• 引进第一架制冰机,改善食品保鲜方式;
• 使用第一架锯木圆锯,促进木材工业;
• 采用第一架无线电报机,加强讯息传递。

因此,当晚讲员特别踩踏脚车前来,象征性地向这位将第一辆脚车引入诗巫的宣教士致敬,也让契友们对富雅各留下更深的印象。

诗巫富雅各纪念公园坐落在伊干江支流——新珠山河的河口旁,十八年前由诗巫市议会与砂拉越卫理公会联合兴建的其中一座社区公园。它不仅提供休闲与娱乐空间,更肩负起教育与纪念的功能,让市民认识并缅怀这位对拉让江流域有深远贡献的典范人物。

(报道:示曲豆)